新版藥典:全面提升藥品質量水平
發布日期:2020-08-07 閱讀次數:913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 本報記者 龐雪
2020年版《中國藥典》將于今年12月30日正式實施。作為記載藥品標準的法典,藥典在藥品研發生產、檢驗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無可替代。“藥品檢驗操作執行的唯一法定標準”“完成藥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物質基礎”……采訪中,藥品生產企業、藥檢機構有關人士如是評價《中國藥典》的重要性。
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的“基準線”
高晶翠是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質控部軟膠囊片劑檢驗組組長,從事藥品檢驗工作已有10余年。當被問及藥典的重要性時,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2015年版《中國藥典》對降脂通絡軟膠囊姜黃素類化合物含量測定時的樣品制備要求為: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容物,混勻,取約0.3g,精密稱定……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溶液備用)。“起初,我分析實驗過程認為,樣品回流過程中回流管與具塞錐形瓶接口處密封嚴密,回流溫度嚴格控制,確保冷凝水持續循環,回流過程中甲醇不會損失,沒有必要回流后用甲醇補足重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回流結束后的確有個別批次產品需要用20多滴甲醇補足重量,否則會影響含量測定結果的準確性。”這個實驗給高晶翠敲響了警鐘:唯有嚴格遵守藥典的每項要求,才能確保檢驗結果真實準確。
《中國藥典》作為國家藥品標準體系的核心,是藥品研發注冊、生產流通、臨床使用、監督管理等各環節的法定依據,是保證藥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基準線”。神威藥業質保部高級總監李英麗認為:“《中國藥典》是藥品上市銷售執行質量標準的核心依據,是藥品執行標準的法典。”在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部副總經理林鍵看來,《中國藥典》則是建立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
開展藥品質量檢驗的“標尺”
“《中國藥典》作為保證藥品質量的法典,保持了科學性、先進性、規范性和權威性,對科學有效開展檢驗工作,提升藥檢機構檢驗技術水平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院長祝建華表示,《中國藥典》在藥品檢驗標準中處于引領核心地位,是藥品檢驗必須執行的法定技術規范,對于指導日常工作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中成藥室主任李華眼中,《中國藥典》是藥品專業技術機構形成“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藥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物質基礎。他認為,《中國藥典》的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為藥品質量檢驗工作提供法定技術規范;二是為藥品質量標準研究提供技術指引;三是促進實驗室管理和技術水平提升;四是促進產業升級改造。
推動各方完善提升的“加速器” 據悉,2020年版《中國藥典》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藥品質量控制水平不斷提高,增加了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標準與國際接軌,圍繞安全性、有效性方面進行了大量增修訂。同時,緊跟國際藥典標準趨勢,進一步擴大先進成熟檢測技術的應用。如增訂硫酸魚精蛋白效價測定法;修訂組胺類物質檢查法;頭孢唑肟鈉參考《日本藥典》(JP16)將含量限度范圍由“不得少于90.0%”修訂為“應為92.5%~96.5%”等。 這些新改變,對藥企、檢驗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要求增加農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細菌總數等的檢測,這給中藥制劑安全上了一道‘保護鎖’。”李英麗表示,神威藥業將及時購進氣質色譜儀、液質色譜儀,同時對增加的檢測項目進行方法學確認,以實際行動提升中藥質量。 此外,2020年版《中國藥典》在提高完善標準的同時,注重對歷史性標準的梳理,全面清理國家已有藥品標準,加大了對已經取消文號、長期不生產、質量不可控、劑型不合理、穩定性不高的藥品標準的淘汰力度。“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將及時部署清理已作廢的藥品標準,做好相關標準管理工作,同時實現最新版藥品標準與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對接,建立標準檢索庫;加快購進先進儀器設備,組織開展人員培訓學習,及時做好新技術、新方法的檢驗工作。”祝建華表示。
相關新聞

山東省藥監局第五分局部署開展藥品經營環節質量安全專項檢查
10308個小時之前

吉林省藥監局吉林檢查分局筑牢“五一”節日期間“兩品一械”質量安全防線
10308個小時之前

《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優化化妝品安全評估管理若干措施的公告》政策解讀
10451個小時之前

國家藥監局公布5起藥品網絡銷售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第五批)
10451個小時之前

2023年度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發布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241.9萬份,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數為1716份,全國98.5%的縣級地區報告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
11076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