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境下高速發展的中國創新藥和2018-2020年獲批1類新藥(上)
發布日期:2021-01-05 閱讀次數:651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網
摘要: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國家對創新藥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多個維度政策的引導和推動,我國創新藥研發環境逐漸形成。在過去的3年里,共有31個1類新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
創新藥的新環境
我國創新藥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2010年以前,僅有個別企業開展me-too產品的研發。2011~2015年間,艾瑞昔布、??颂婺?、康柏西普、馬林硝唑、阿帕替尼和西達本胺等產品的獲批,大幅加快了我國創新藥的發展。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創新藥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2016年以來,我國創新藥的臨床申請(IND)和新藥申請(NDA)數量逐年穩步增加,而且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有9個、9個和13個1類創新藥(包括化學藥和治療性生物制品,不包括中藥、疫苗、細胞制品、血液制品等不被FDA界定為新藥的產品,下同)獲得批準(含有條件批準,下同)上市,在數量上超過日本和歐洲主要創新藥強國的同期水平。在質量上,澤布替尼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意味著我國創新藥開始走向世界,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康柏西普、恩沙替尼“國產”PD-1單抗也將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公認的“新分子實體”。近年來我國創新藥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國家良好的創新藥政策環境和快速發展的創新藥市場的刺激。
CDE受理的創新藥申請情況變化(來源:CDE年度審評報告)
(一)政策環境
審評審批方面,2015年以來,國家多次發文,從多個維度鼓勵和推動創新藥研發。2015年,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提出鼓勵研究和創制新藥,并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2016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出臺《關于發布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對創新藥進行重新界定,指出創新藥不僅要“中國新”,而且要滿足“全球新”;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出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加快上市審評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制藥發展,并推出一系列措施,為創新藥的研發、申報掃清障礙。
資金支持方面,除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地方科技項目基金支持外,部分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相關政策,為創新藥的研發提供資金支持。例如,2018年,安徽省出臺了《支持現代醫療和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對創新藥的研發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補助;2019年,河北省發布了《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進入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創新藥(不同劑型合并計算),分別給予300萬元、500萬元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獎勵。
市場準入方面,多個省份為創新藥的準入開辟了綠色通道。2018年,遼寧省發布《關于公布并執行遼寧省2018年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聯合議價結果的通知》,率先明確對新批準上市創新藥品進行聯合議價,議價成功的藥品實施掛網采購。繼遼寧之后,廣西壯族自治區在2019年發布《關于開設創新藥品種直接掛網采購綠色通道》的通知。浙江省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和1類新藥掛網采購文件意見建議的通知》,也相繼給予創新藥掛網采購的政策支持,使得創新藥的準入周期大幅縮短。
醫保支付方面,國家醫保局推出了“仿制藥帶量采購”的政策,有效解決了創新藥醫保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每年一次“談判入醫?!钡姆绞?,使得創新藥都具有第一時間進入醫保目錄的機會。在2020年獲得批準的13個本土1類創新藥中,可洛派韋、阿美替尼、澤布替尼和依達拉奉右莰醇等4個產品已被納入2020版醫保目錄,在惠及患者的同時,藥企也直接獲益。
(二)市場環境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全球藥品市場穩步增長,根據IQVIA數據,2019年全球藥品支出已達1.25萬億美元,其中約七成來自創新藥消費。截至目前,我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2019年藥品支出達1416億美元。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國家藥品監管部門自2011~2019年批準的29個1類新藥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為27.6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達46.53%,2019年醫保擴容之后,增長進一步加快,僅2020年一季度,以上29個產品的銷售額就達15.8億元,2020全年的同比增長率將超過100%。
一方面,豐厚的創新藥投資回報,刺激企業重金投資研發;另一方面則在“仿制藥集中采購”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醫藥市場結構開始逐漸向歐美等發達國家“靠攏”,隨著仿制藥價格的不斷下降,仿制藥將不再是我國醫藥市場的主要增長點,迫使制藥企業把目光轉向創新藥研發。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創新藥研發也開始逐漸向國際接軌,國外的信息、技術、資本能夠第一時間涌入國內,而國內的創新藥也開始逐步走向世界。根據科睿唯安數據,在過去的3年里,有近40個研發項目被授權到海外(license-out)。2019年以來,石藥集團的改良型新藥左旋氨氯地平和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代表著我國創新藥開始從“中國新”邁向“全球新”的全新歷史階段。
除了自主研發,投資并購也是獲得創新藥的主要方式。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海外合作、海外投資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根據科睿唯安數據,近年來license-in的交易數量呈迅速上升的趨勢,由2015年的39項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89項,以尼拉帕利、拉維達韋為代表的1類license-in型創新藥相繼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大大豐富了臨床治療需求,同時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成本。
2018-2020年國家藥監局批準的1類新藥
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啟動以及中國藥品監管機構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實行了臨床申請默許制,開通了“優先審評”“快速通道”“突破性療法”和“有條件批準”等特殊審評審批通道,有效加快了創新藥的開發速度,使得我國本土創新藥能夠與國外競品幾乎同步上市(如PD-1單抗),甚至部分產品還能夠領先美歐日,率先在中國上市(如羅沙司他)。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我國的創新藥政策取得了卓越成效。2018年以來,國家藥監局共批準了31個1類新藥上市,這些產品主要分布在抗腫瘤(15個)、抗感染(8個)、精神神經類(4個)等三大治療領域,包括6個生物制品和27個小分子化藥。
(一)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
2018年4月2日,國家藥監局批準了杰華生物的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樂復能),用于乙肝e抗原(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療。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是一種具有干擾素活性的非天然重組蛋白質,由166個氨基酸構成,分子量為19.3KD。因為本品具有干擾素類似的生理功能,故還有望用于腫瘤和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
(二)安羅替尼
2018年5月8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了正大天晴的安羅替尼膠囊(??删S),用于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安羅替尼是索拉非尼的改構,是一種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VEGFR)、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干細胞因子受體(c-KIT)和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受體(PDGFR)的多靶點抑制劑。據國家癌癥中心數據,我國2015年新發肺癌病例高達78.7萬例,而NSCLC約占肺癌的80%-85%,治療需求巨大。米內網數據顯示,該產品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30億元。除了NSCLC三線治療,該產品還有多個適應癥處于臨床開發中,其中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直腸癌、胃癌、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鼻咽癌、甲狀腺癌已經處于3期臨床階段。
(三)艾博韋泰
2018年5月23日,國家藥監局批準了前沿生物的艾博韋泰(艾可寧),用于治療經抗病毒藥物治療后仍有病毒復制的HIV-1感染。艾博韋泰是全球首個長效HIV-1融合抑制劑,給藥頻率為每周一次。
(四)達諾瑞韋鈉
2018年6月8日,國家藥監局批準歌禮藥業的NS3/4A蛋白酶抑制劑達諾瑞韋鈉片(戈諾衛)上市,適應證是與利托那韋、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和利巴韋林聯用,治療基因1b型無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盡管吉里德、艾伯維和默沙東等制藥巨頭的三代丙肝雞尾酒陸續進入國內,但本品仍可以通過低價策略贏得一部分市場份額。米內數據顯示,本在2019年的銷售額已超過1億元。
(五)吡咯替尼
2018年8月12日,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準了恒瑞醫藥的吡咯替尼片(艾瑞妮),用于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治療。吡咯替尼是一種不可逆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雙相抑制劑,除了乳腺癌,本品處在臨床后期的適應癥主要是NSCLC和胃癌。由于乳腺癌患者基數較大,米內數據顯示本品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8億元。
(六)呋喹替尼
2018年9月4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了和記黃埔的呋喹替尼膠囊(愛優特),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氟尿嘧啶類、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為基礎的化療,以及既往接受過或不適合接受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治療(RAS野生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直腸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幾種癌癥之一,年確診人數高達37.6萬,治療需求巨大。米內數據顯示該產品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1.8億元。除了直腸癌,本品處在臨床后期的適應癥主要是胃癌和NSCLC。
(七)特瑞普利單抗
2018年12月17日,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準了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用于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后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治療。特瑞普利單抗是首個國產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單抗。我國黑色素瘤年新發病例約為20000例,盡管患者基數不大,但米內數據顯示,特瑞普利單抗在2019年的銷售額高達8.7億元。除了黑色素瘤,本品處于臨床后期階段的適應癥包括鼻咽癌、泌尿生殖腫瘤、乳腺癌、肝癌、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腎癌、小細胞肺癌等,而且有多個適應癥的臨床試驗在中美同時開展中。
(八)羅沙司他
2018年12月17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琺博進的羅沙司他膠囊(愛瑞卓)上市,用于慢性腎臟病(CKD)引起的貧血治療。羅沙司他是全球首個小分子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HIF-PHI),繼在中國獲批后,日本也批準了該產品上市,并且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獲得FDA的批準。由于CKD患者眾多,本品作為首個促紅素口服替代療法,有望迅速成為一個重磅炸彈產品,EvaluatePharma預測該產品在2026年的全球銷售額可達18.45億美元。
(九)信迪利單抗
2018年12月24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了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用于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治療。信迪利單抗是一種免疫球蛋白G(IgG4)型PD-1單抗,除了以上適應證,本品處于3期臨床階段的適應證還有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胃癌、肝癌、鼻咽癌和食道癌等,米內數據顯示本品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10億元。
(十)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2019年5月5日,國家藥監局批準了江蘇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孚來美),適應證是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單藥或與二甲雙胍聯合,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是江蘇豪森自主研發的GLP-1R(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是一種聚乙二醇修飾的exendin-4,可以實現每周一次給藥。我國是糖尿病人口大國,據2013年的流行病學研究數據顯示,我國18周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4%,治療需求巨大,本品的上市將為數千萬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十一)本維莫德
2019年5月29日,國家藥監局批準廣東中昊藥業的本維莫德乳膏(欣比克)上市,用于適合局部治療的成人輕中度尋常型銀屑病治療。本維莫德是一個引進的品種,最早由WelichemBiotech公司開發,項目代號為WBI-1001,天濟藥業獲得了本維莫德中國區的權益。本維莫德中國以外的開發權益由GSK獲得,目前在開發銀屑病、斑塊銀屑?。?期)和特應性皮炎等適應癥(2期)。
(十二)卡瑞珠單抗
2019年5月29日,國家藥監局在批準本維莫德的同時,還批準了恒瑞的卡瑞珠單抗??ㄈ鹬閱慰故堑谌齻€獲批上市的國產PD-1單抗,獲批用于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目前相關的臨床試驗終點尚未達到,故國家藥監局僅基于臨床試驗的客觀緩解率和緩解持續時間結果給予有條件批準上市??ㄈ鹬閱慰闺m然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第五個PD-1單抗,但我國的治療需求龐大,米內數據顯示,該產品在當年的銷售額就達10.79億元。(魏利軍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立項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