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醫藥政策總結——重點醫保政策
發布日期:2024-03-08 閱讀次數:486 作者:小秋秋 來源:醫藥地理
摘要:2023年1月12日,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近五年我國醫療保障工作成果,會議指出2023年醫保工作將圍繞保基本、促創新、強監管展開。
在過去的5年里,我國醫保工作實現1 億多脫貧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醫保目錄內藥品數量較2017 年新增618 種,我國藥品價格指數連續5年下降,集采品種中使用高質量藥品的患者比例從50%提高到超90%,藥品“帶金銷售”的空間持續被壓縮,越來越多藥品生產企業走上重創新、重質量的發展新路,醫保基金監管初步形成對欺詐騙保的強大震懾,輔助用藥被濫用的情況初步逆轉。
優化便民服務
2023年6月,國家醫保局印發了《關于實施醫保服務十六項便民措施的通知》,推出首批十六項醫保服務便民措施,過減環節、優流程、優服務、一站辦、減跑動,逐個突破醫保經辦政務服務的難點和堵點,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優質、更高效的醫保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社會保險經辦條例》,進一步完善醫保政務服務清單,全面推進醫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加快健全醫保服務網絡,持續推進醫保暖心辦。
提升保障待遇
2023年7月26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有關決策部署,持續推進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增強基本醫療保障能力,努力解除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后顧之憂。
為規范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更好保障參保人合法權益,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于2023年12月1日公布了《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對長護險評估機構、評估人員、評估標準、評估流程等作出了規定,目的在于規范統一評估管理。
2023年2月15日,為更好推動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醫療保障水平,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
加強基金監管
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保基金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維護醫保基金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要求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對保障醫保基金安全運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5月發布的《關于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中強調,要全面壓實各方責任,做實常態化監管,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推動加快構建權責明晰協同發力、系統集成、法治高效的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體系。
2023年7月發布的《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加強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等,聚焦整治重點,嚴厲打擊醫保領域違法違規行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規范使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2023年9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入推進醫療保障基金智能審核和監控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通過智能審核和監控系統的應用,將基金監管關口前移,力爭“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幫助醫療機構強化自我管理、激發內生動力、增強行業自律、自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真正實現“源頭治理”,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規范合理的醫療服務。
醫保目錄持續調整
2023年12月13日,國家醫保局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共有126個藥品新增進入目錄,1個藥品被調出目錄。143個目錄外藥品參加談判或競價,其中121個藥品談判或競價成功,談判成功率為84.6%,平均降價61.7%,成功率和價格降幅均與2022年基本相當。
2023版的醫保目錄調整樹立了支持創新的鮮明導向,以更大力度支持創新藥發展。我國建立覆蓋申報、評審、測算、談判等完整準入流程的創新藥傾斜機制。15種罕見病用藥談判/競價成功,著力彌補相關病種的保障空白。此次調整以滿足醫保基金支出要求為前提,在可能范圍內盡量擴大罕見病用藥的可及性,防止患者“因病返貧”,“因病致貧”,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度比較大的罕見病治療用藥問題,增加了15種罕見病藥物的醫保納入。完善續約規則,初步建立覆蓋藥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標準調整規則。根據藥品相對價值等變化,對于談判進入目錄“協議期”。滿4年的品種觸發降價機制時降幅減半,滿8年的品種自動納入目錄“常規部分”管理。
集中采購提速擴面
2023年3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完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向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經濟合理、方便可及的醫藥服務。
自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已開展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74種藥品,平均降價超50%。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至第九批,在規則上不斷探索和優化,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的集采方案。未來國采將圍繞“精細化”促進全流程提質增效,著重提升集采在前期報量、流通采購、臨床使用環節的管理精細度。
高值器械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是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保制度創新,也是降低醫用耗材價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國家已組織開展了冠脈支架、人工關節和骨科脊柱三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目前最新開展了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包括人工晶體、運動醫學兩大類相關高值醫用耗材。
相關新聞

復星醫藥:子公司復邁替尼片注冊申請受理
6月6日,復星醫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復邁替尼片用于治療2歲及2歲以上兒童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相關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的藥品注冊申請于近日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并已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8162個小時之前

國家藥監局部署加強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監管
8162個小時之前

在罕見疾病藥物臨床研發中應用去中心化臨床試驗的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近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發布《在罕見疾病藥物臨床研發中應用去中心化臨床試驗的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指導原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8207個小時之前

2024年全國藥品抽檢中期工作會召開
8207個小時之前

全國疫苗監管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交流會召開
8207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