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咖啡可以預防肝病”——是科學還是謠言?
發布日期:2020-09-10 閱讀次數:542 來源:中國大健康產業網
摘要:
肝臟疾病是近年來全球范圍內致病率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類型之一。據估計,每年因肝硬化死亡的人數以百萬計。目前用于降低肝臟疾病發生率的方法主要包括針對HBV( 乙型肝炎病毒)以及HCV( 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接種以及相應的治療手段,但仍需要其它有效且成本低廉的干預方式。
近幾十年來,咖啡逐漸被認為能夠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最早的研究表明咖啡攝入量與肝臟功能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相關性。越來越多的文章表明咖啡攝入不僅能夠提高肝臟的生化功能,還能夠降低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以及伴隨而來的死亡風險。
pixabay
與此同時,很多動物實驗表明咖啡具有保護肝臟發生纖維化以及損傷的功能。雖然其中的分子機制仍然沒有得到清楚地揭示。
鑒于咖啡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相對低廉的價格,以及無明顯副作用等特征,如果能夠確認其在保護肝臟功能方面的作用,將對大多數肝臟疾病患者產生積極的影響。
最近發表于《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者們分析了2016年全球疾病爆發數據庫中的相關信息,并且利用數學模型估計了全球范圍內咖啡攝入量增加與肝臟疾病死亡率下降之間的相關性。
(圖1 全球咖啡攝入水平)
(模型預測:咖啡攝入量與肝病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
進一步,作者通過敏感度分析探究了該模型的準確性。在原先的分析中,作者假設2016年沒有咖啡進出口相關數據的國家每日咖啡攝入量在0-2杯之間。之后,作者將其調整為每日咖啡攝入量超過兩杯/天。基于這一假設,每日咖啡攝入量超過兩杯的地區肝病死亡人數為45.2萬人,而攝入量超過四杯/天的地區,死亡人數將減少72.3萬人。無論如何,上述數字均低于目前實際發生的124萬肝病死亡人數。
此前研究表明,就肝病死亡率而言,HBV感染者相對于健康群體較少從攝入咖啡中獲益。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一問題,作者分析了無HBV感染人群咖啡攝入量以及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每天攝入咖啡量超過兩杯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將降低47.8萬;而每天攝入咖啡量超過四杯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將降低76.1萬。
由于此前研究發現年齡也是影響肝病死亡率的風險因素,具體而言,年齡越大則死亡風險越高。對此,作者分析了年齡在57~59歲之間的人群咖啡攝入量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每日咖啡攝入量超過兩杯的情況死亡人數將減少24.2萬人,而每日咖啡攝入量超過四杯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將降低40.6萬人。
肝臟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導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對于低收入國家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如果引用咖啡對于降低肝病死亡風險有效,那么其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特性將會使大多數低收入國家人群受益。
最后,本研究僅僅是結合已有數據與數學模型得出的推論,要想得到確切的證據,還需要進行充分的臨床前與臨床階段的研究。
參考資料:Gow, P, Spelman, T, Gardner, S, Hellard, M, Howell, J.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reduction in liver disease-related mortality with increased coffee consumption: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Dataset.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0; 00: 1– 9. https://doi.org/10.1111/apt.1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