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1類新藥坤心寧顆粒,圍經期綜合征治療新選擇
發布日期:2024-05-07 閱讀次數:767 來源:米內
摘要:
圍經期綜合征,屬于每個女性所必經的階段。現代醫學認為,圍經期綜合征主要是由于女性患者圍經期精神心理、神經、內分泌和代謝變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統的癥狀和體征綜合癥候群,平均年齡為45-55歲,進入這一階段的女性隨著卵巢功能下降或喪失,性激素分泌減少,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表現出植物神經系統失調癥狀及全身癥狀、生殖系統和乳房癥狀:陣發性烘熱、汗出、心悸、失眠、多夢、顏面及全身浮腫、煩躁易激動、頭昏、口干口苦、腹脹、關節疼痛、生殖器官及乳房逐漸萎縮、月經紊亂、白帶減少、陰道干澀、性欲下降、骨質疏松等全身不適之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國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關注廣大女性圍經期綜合征,幫助其平穩度過這一階段已成為迫在眉睫之事。
中醫學亦認為圍經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要生理轉折,是臟腑功能衰退,生理機能喪失的開始。《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有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即正常情況下,女性到了七七四十九歲左右,腎氣虧虛,任脈空虛,沖任二脈虛衰,月經逐漸枯竭,形體衰老而不能生育。臨床工作中可見到部分女性由于平素體質較弱,精神心理因素、其他因素影響等,導致其不能適應這一階段的生理過渡,陰陽二氣平衡失調,臟腑氣機不相協調,功能失和,引起心、肝、腎等臟腑功能紊亂。本病多由于腎氣虛弱不足,陰陽失衡所致,因此在治療時,以補腎氣、調整陰陽為主要方法。
傳統辯證論點認為更多圍經期女性“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導致其肝腎精虧,心肝火旺。近年來臨床調研通過對多位圍經期女性辯證分析,七個主要證型排名靠前為腎陰虛證(38%)、腎陰陽兩虛證(14%)……陰陽俱虛,絕經之際,精血虧虛,腎陽失溫,真陰真陽虧虛,不能激發然而導致烘熱汗出、腰背冷痛、乍熱乍寒、煩躁易激動、畏寒肢冷、陰道干澀、郁郁寡歡、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癥,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此乃腎陰陽兩虛之癥,而臨床治以腎陰陽兩虛藥物缺乏。
隨著坤心寧顆粒獲準上市,該藥為中醫辯證屬腎陰陽兩虛證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尤其適用于有激素治療禁忌癥及不愿接受激素治療的女性,具體方劑如下:地黃、黃芪、仙茅、淫羊藿、赤芍、石決明、合歡皮,君:地黃、黃芪,滋腎養陰;臣:仙茅、淫羊藿,溫補腎陽;佐:赤芍、石決明清肝熱、斂肝陽,合歡皮安神解郁,七味合用,共達溫陽養陰、益陽平肝之功,1次1袋,1日3次,療程為2-3月,通過臨床應用其療效獲得了圍經期女性的肯定及認可,在我院臨床中已經廣泛應用。
當然,西醫學也可采用“激素補充療法”,其不僅可以緩解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及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出現的諸如潮熱出汗、頭暈失眠、無名煩躁、陰道干燥、性欲減退等以植物神經紊亂為主,包括心理障礙在內的一系列癥狀,而且還可以預防因性激素長期缺乏而可能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癥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使圍經期女性從激素補充療法中獲得最大利益,承受最小風險,激素補充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防止其可能帶來遠期不良后果,降低相關風險。
最后,筆者認為圍經期綜合征防大于治,倡導廣大女性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調整營養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2.適量運動,堅持體育鍛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建立科學的運動習慣;3.改變不良習慣,如戒煙、不酗酒、不熬夜等,保證充足睡眠;4.維持心理平衡,注意心理健康;5.維持正常體重,保持正常體態,定期檢測體重和腰圍;6.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注意月經情況;7.切忌濫用保健品,必要時請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8.保持和諧的性生活;9.定期進行圍經期女性疾病篩查。
認識圍絕經期是每個女性人生旅途中都必然經歷的一個特殊時期,樹立信心、加強自我保健,如果遇到問題及時尋求醫生幫助,就一定能夠順利度過。
作者:曹凱麗(南陽市中醫院婦產科)
聲明:本文謹供行業人士參考,消費者請參照藥品說明書或遵醫囑購買,內容的合法合規性由作者或委托發布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