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檢測方法及相關產品概述
發布日期:2022-08-10 閱讀次數:11802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開展曲霉檢測,尤其是曲霉感染早期檢測,對于治療曲霉感染非常重要。傳統實驗室檢測方法往往存在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干擾因素較多等問題。近年來,曲霉核酸檢測技術在臨床應用領域逐漸展現出優勢,目前已有多個國產曲霉核酸檢測試劑獲批上市。需要注意的是,曲霉核酸檢測試劑相關技術指導原則亟待制定,以進一步規范該類產品的開發和申報。
曲霉感染危害大
曲霉是一種條件致病菌,人體對其有極強的免疫力,因此曲霉只有在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時才能致病。曲霉可侵犯機體許多部位,以呼吸系統為主,還可感染眼部、外耳道、皮膚等部位。
直接吸入曲霉孢子是常見的曲霉感染途徑之一。曲霉感染后是否發病、病情的輕重程度與宿主的基礎疾病狀況和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曲霉感染主要包括3種類型:侵襲性曲霉病、慢性曲霉病和過敏性曲霉病。
侵襲性曲霉病是一種較嚴重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引起侵襲性曲霉病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煙曲霉、黃曲霉、黑曲霉和土曲霉。近年來,隨著免疫抑制劑、廣譜抗菌藥的廣泛使用,器官移植等侵入性手術的普遍開展,以及惡性腫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人數的增加,侵襲性曲霉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該病已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醫院獲得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其預后往往較差,死亡率較高。
慢性曲霉病一般指慢性肺曲霉病,是一種復雜且無臨床特異性癥狀的肺部疾病,由于常伴有肺結核、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肺結節或肺癌等,容易被誤診和漏診。慢性肺曲霉病主要由煙曲霉引起,是一種以肺實質緩慢進行性破壞為特征的疾病,其表現形式為單發或多發空洞、結節、浸潤或纖維化,伴或不伴曲霉菌球。
過敏性曲霉病以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為代表,其致病曲霉以煙曲霉最為常見,此外還有黃曲霉、稻曲霉、土曲霉等。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較常發生于哮喘患者。值得關注的是,與其他過敏性疾病常見于兒童不同,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較高。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常被漏診,通常發展至疾病晚期出現不可逆結構改變時才被確診。
檢測方法各異
由于曲霉病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其他疾病或者不具有特異性癥狀,常因沒有接受早期診斷而延誤病情。因此,針對曲霉感染的快速、精確檢測十分必要。
曲霉感染實驗室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顯微鏡檢查、分離培養與鑒定、血清學抗原抗體檢測、聚合酶鏈反應(PCR)等。上述檢測方法的特異性、靈敏度及檢測條件各異,對于曲霉感染臨床診斷具有不同意義。
組織病理學和無菌部位的真菌培養被認為是診斷曲霉病的“金標準”。然而,該類傳統實驗室診斷方法操作步驟較多、耗時較長,對樣本取材等操作要求較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敏感性和特異性,且診斷結果陽性率較低。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當人體被曲霉感染時,血液和體液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含量顯著增高,故可通過檢測其濃度進行曲霉感染的早期診斷。美國感染病學會于2016年發布的《曲霉菌病診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顯示,對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建議將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半乳甘露聚糖作為侵襲性曲霉病的精確診斷標志物。
曲霉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或總IgE可作為過敏性曲霉菌病的診斷指標。在治療過程中,可對總IgE水平進行動態監測,用以指導藥物使用。
煙曲霉血清沉淀素或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IgG)對于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診斷的特異性不高。不過,如果患者體內出現高滴度的曲霉特異性IgG抗體,同時伴有胸膜纖維化或持續性肺部空洞形成,則提示其患有慢性肺曲霉病。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發展,PCR技術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上針對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場景。該技術靈敏度較高,特異性較好,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尤其在曲霉感染早期檢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指南》建議,有條件的實驗室可選擇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用于曲霉病診斷。然而,由于該方法尚缺乏結論性驗證證據,目前還需要結合其他診斷結果和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判斷。
已批準曲霉檢測試劑概況
目前,我國已獲批上市的曲霉檢測試劑的檢測類別主要包括抗原、抗體和核酸三類(詳見表)。其中,以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試劑和曲霉抗原/IgG抗體檢測試劑居多,兩者的管理類別分別為Ⅱ類和Ⅲ類,均使用血清樣本進行檢測。
從檢測方法來看,已獲批曲霉檢測試劑以酶聯免疫法居多。該方法敏感性較高、特異性較強,操作簡便,其檢測結果肉眼可觀察,既可用于檢測抗體,又可用于檢測抗原,且易于實現大規模、自動化檢測。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酶聯免疫法存在干擾因素較多等問題,容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有基于熒光PCR法的國產曲霉核酸檢測試劑獲批上市。該方法使用痰液樣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強,在曲霉感染早期檢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然而,曲霉核酸檢測類產品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診斷標準尚不明確;產品性能驗證方法不合理、驗證內容不全面;注冊申請人在陽性判斷值的建立方法、臨床判斷曲霉病的“金標準”、最低檢出能力的評價、企業參考品設置等方面認識不統一等。
由此可見,曲霉核酸檢測試劑相關技術指導原則需要盡快制定,通過建立更加科學、專業的審評依據,提升注冊申請人對該類產品的認知度,從而進一步規范曲霉核酸檢測類產品的申報材料,更好地為相關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指導。
相關新聞

醫學科普,聽得懂更要講得對
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醫學科技迅速發展,新裝備、新技術、新藥、新方案等已深度影響“促、防、診、控、治、康”各環節,這也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傳播內容和傳播載體。醫學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健康領域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傳播給公眾,旨在培養公眾的健康素養,幫助公眾學會自我健康管理的長期性活動。建設健康中國,醫學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
8499個小時之前


基于質量源于設計路線的生物類似藥質量研究
23547個小時之前

淺談AI技術在COVID-19診療中的應用
23715個小時之前

“OK鏡”市場迎來變數?療效及安全備受關注
23715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