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產業迎來又一個春天
發布日期:2022-04-15 閱讀次數:11370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春和景明,萬物競發。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首個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中醫藥發展五年規劃,一經發布就引起醫藥行業熱議。
《規劃》官方解讀指出,《規劃》的印發實施有利于從國家戰略層面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和體制機制,更好地解決中醫藥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說:“《規劃》站在全局的高度進行工作部署,是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將有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使中醫藥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span>
釋放重磅利好
“《規劃》對全面推進中醫藥發展給予更高層次、更大力度支持?!睎|北一家中藥企業的高管表示,《規劃》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了科學規劃,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將推動中醫藥進入快速發展期。步長制藥總裁趙超認為,《規劃》設置的發展指標、重點任務和工作專欄最終都落腳到“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要義上,中醫藥發展迎重磅利好。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中醫藥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提出10個方面重點任務和11項工作專欄,并就每項重點任務細化具體措施。例如,就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提出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改革完善中藥注冊管理等舉措。
《規劃》的謀篇布局給行業發展帶來機遇。肖偉指出,《規劃》提出“中醫藥參與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的發展目標,在主要任務中寫入“在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中,研究納入堅持中西醫并重以及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加強中醫救治能力建設等相關內容”。這將為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作用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此外,《規劃》提到“促進合理使用中藥”。肖偉從中捕捉到中成藥的發展機會:“相信在《規劃》引領下,各級醫療機構將充分引進、使用中成藥,對中成藥基藥品種、醫保品種應用盡用,并保障中藥創新藥的可及性。”
趙超則注意到《規劃》中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的相關表述。他表示,這讓企業更加堅定立足中藥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以及持續在現代中藥工藝技術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創新的信心。
多位業內人士關注到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重點任務。關于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加強道地藥材生產管理、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加強中藥安全監管等具體措施,部署了中藥質量提升工程。
業內普遍認為,對中藥質量的高度重視,有助于保障中醫藥療效,讓人民群眾更加信任中醫藥,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而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則對醫藥企業提出更高要求。肖偉舉例說,《規劃》作出加快中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相關部署,這要求通過系統研究,構建中成藥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建立健全中成藥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快中藥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賦能傳承創新
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需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兑巹潯分赋鲆_把握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在創新中形成新特色新優勢,促進中醫藥特色發展”。圍繞持續增強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規劃》進行了一系列部署。
“中醫藥的創新發展迎來最好時機?!鄙鲜銎髽I高管表示,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傳承保護與科技創新體系的相關措施令他尤為振奮。開展中醫藥防治重大、難治、罕見疾病和新發突發傳染病診療規律研究,加強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研究,加強開展基于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經驗方、有效成分或組分等的中藥新藥研發,支持兒童用中成藥創新研發……種種部署為行業指明了方向。在他看來,近年來,國家藥監部門加快構建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推動解決中藥創新研發的現實難題,此次《規劃》又明確了中醫藥科技創新的重點,將更大激發創新技術、創新能力,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適合中醫臨床優勢病種的創新藥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人才是科技創新之核、產業發展之基?!毙ソ榻B,《規劃》中提到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強調“構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極具前瞻性、戰略性、科學性。他建議,在加強中醫人才培養的同時要注重中藥人才培養,特別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培育一批中醫藥創新團隊,圍繞產業鏈建強人才鏈,引聚產業高端人才,壯大中藥制藥工程技術人才隊伍,培養造就一批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卓越中藥制藥工程師團隊,為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對《規劃》的政策紅利,行業充滿期待。“中藥生產企業要準確理解和把握《規劃》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做到‘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激發和釋放中醫藥的潛力和活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壁w超說。
相關新聞

醫學科普,聽得懂更要講得對
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醫學科技迅速發展,新裝備、新技術、新藥、新方案等已深度影響“促、防、診、控、治、康”各環節,這也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傳播內容和傳播載體。醫學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健康領域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傳播給公眾,旨在培養公眾的健康素養,幫助公眾學會自我健康管理的長期性活動。建設健康中國,醫學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
9861個小時之前


基于質量源于設計路線的生物類似藥質量研究
24909個小時之前

淺談AI技術在COVID-19診療中的應用
25076個小時之前

“OK鏡”市場迎來變數?療效及安全備受關注
25076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