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癥五年生存率明顯提升
發布日期:2021-11-02 閱讀次數:11184 來源:人民網
摘要:
第四屆華夏腫瘤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由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癌癥基金會和北京腫瘤學會共同主辦。
國家癌癥中心黨委書記、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張勇教授表示,預防和控制癌癥,為腫瘤患者解除病痛,是全體腫瘤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擔當。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癌癥防治工作高度重視,制定了國家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并作為健康中國的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實施。國家癌癥中心及其依托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國家衛健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國家癌癥防治、政策咨詢、技術支撐、組織協調等職責作用,和全國癌癥防治領域的同道一起,構建國家腫瘤防控網絡,開展腫瘤登記、早診早治、藥物監測、診療質控、健康宣教等重點工作,推進高水平的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我國總體癌癥五年生存率明顯提升,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表示,腫瘤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生命現象,是人衰老過程中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在腫瘤的治療上應該轉變思路,從治療患者的腫瘤,轉變為治療帶腫瘤的患者,充分調動患者的自愈力和能動性,心理干預對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要充分發揮人的大腦正能量,健康的身體不是單純靠養得來的,而是在適應新的動態平衡中鍛煉出來的。健康的心理寓于自身的自信心和永遠有所作為的責任感,人們在精神上永遠不能退休。
相關新聞

醫學科普,聽得懂更要講得對
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醫學科技迅速發展,新裝備、新技術、新藥、新方案等已深度影響“促、防、診、控、治、康”各環節,這也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傳播內容和傳播載體。醫學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健康領域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傳播給公眾,旨在培養公眾的健康素養,幫助公眾學會自我健康管理的長期性活動。建設健康中國,醫學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
9941個小時之前


基于質量源于設計路線的生物類似藥質量研究
24989個小時之前

淺談AI技術在COVID-19診療中的應用
25156個小時之前

“OK鏡”市場迎來變數?療效及安全備受關注
25156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