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助聽器前景看好
發布日期:2021-11-01 閱讀次數:10766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摘要:
國內主營助聽器的企業錦好醫療近日在北交所精選層正式掛牌,憑借北交所第一股的光環吸引了市場目光。盡管國內聽力輔助設備市場長期以進口產品為主導,但以助聽器為代表的國產助聽設備生產企業對核心技術研發和品牌認知建設不斷加大力度,發展前景被看好。
以助聽器為代表的聽力輔助設備市場一直備受關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約32%有聽力障礙,如果按一臺助聽器7000元的單價計算,市場空間約為5000-8000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助聽器相關企業1.03萬家。其中,2018年新增1471家,同比增長30.18%,是近十年我國新增助聽器相關企業最多的一年。
盡管國內助聽器企業眾多,但由于起步較晚,國內聽力輔助設備市場仍長期由進口產品主導。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崔凡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目前全球有六大助聽器品牌,即德國西門子(現為西嘉)、瑞士峰力(Phonak)、丹麥瑞聲達(GNResound)、丹麥奧迪康(Oticon)、丹麥唯聽(WIDEX)、美國斯達克(Starkey),這6家企業均已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國內90%以上的助聽器市場份額。
據了解,助聽器根據放大信號的處理方式可以分為模擬助聽器和數字助聽器。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目前國內主要助聽器品牌包括以模擬機為主的錦好醫療、中德、沐光助聽器,以及主打專業助聽器的愛聽科技、新聲科技、歐仕達等。在價格方面,低端產品定價僅百元左右,千元以上的助聽器產品宣稱能做到合理控制和放大不同頻段的聲音,而中高端產品由于具有用芯片控制信號、多聲道等特點,品質更佳,售價一般在5000元以上,多為進口產品。
以錦好醫療為例,其年報資料顯示,在產品結構上,公司主要以中低端的模擬機銷售為主,其銷量最佳的助聽器產品為500元左右的模擬機。而售價較高的數字機,錦好醫療尚未掌握其中芯片和實現助聽器相關功能的算法等核心技術,這也是國內品牌與前述六大國外品牌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宣武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道行表示,一些高端數字產品可以做到對細微、中等及響亮言語聲音水平的控制,提升細微言語聲音可聽度。
不過,助聽器市場正在被多種趨勢重塑。從參與方來看,隨著蘋果、BOSE等消費品牌的進入,助聽器的醫療屬性減弱,國內眾多助聽器品牌也正在加速技術升級,加大對芯片和算法的研發投入。
崔凡表示,我國聽力輔助設備行業仍處于起步期,可以預見,隨著國內助聽器企業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品牌認知的建立,以及助聽器產品驗配、售后及市場教育的普及,國產聽力輔助設備將迎來快速發展。
相關新聞

醫學科普,聽得懂更要講得對
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醫學科技迅速發展,新裝備、新技術、新藥、新方案等已深度影響“促、防、診、控、治、康”各環節,這也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傳播內容和傳播載體。醫學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健康領域的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傳播給公眾,旨在培養公眾的健康素養,幫助公眾學會自我健康管理的長期性活動。建設健康中國,醫學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
9942個小時之前


基于質量源于設計路線的生物類似藥質量研究
24989個小時之前

淺談AI技術在COVID-19診療中的應用
25157個小時之前

“OK鏡”市場迎來變數?療效及安全備受關注
25157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