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松日--預防骨質疏松5大誤區
發布日期:2021-10-20 閱讀次數:11578 來源:京醫通
摘要:
很多人都在補鈣,預防骨質疏松,但是也有一些預防骨質疏松的誤區,今天就來一次說清!
人在30歲左右骨量達到最高值,之后骨頭生長速度逐漸會小于骨頭吸收的速度,骨量慢慢減少,患骨質疏松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絕經后的女性、或生活不規律的年輕人(缺乏戶外鍛煉,日光照射不足、吃飯挑食或過度節食)也是患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
很多老年人都有駝背的現象,這有可能是因為骨質疏松導致的壓縮性骨折引起的。
早期骨質疏松并沒有癥狀,當出現癥狀時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了,比如腰背疼痛、腿抽筋、骨脆性增加。
其實通過科學的治療(比如補充鈣、維生素D、抗骨質疏松藥物),可以延緩骨量丟失速度,一定程度上改善腰背疼痛癥狀,預防骨折的發生。
當血鈣下降時(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身體會調節激素,使骨頭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使血鈣維持正常。
是否患骨質疏松,不僅要參考血鈣水平,還要看是否有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以及骨密度的檢測結果。
實驗發現,骨頭湯(用純凈水煮)每100毫升里的鈣含量大概只有1.6 毫克 ,還不如自來水含鈣高(平均含鈣2.9毫克),另外骨頭湯中脂肪含量高,還有長胖風險。
而蝦皮雖然含鈣量高(每100克含鈣991毫克),但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并不適合當做日常補鈣的選擇。
預防骨質疏松光補鈣還遠遠不夠,很多人都忽視了兩種和鈣同樣重要的維生素。
鈣從食物到真正被骨骼吸收要經過一些過程,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吸收到血液,維生素K可以讓鈣從血液再吸收到骨頭,這樣才能達到補鈣作用。
所以,鈣、維生素D、維生素K要同時補充才能真正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
| | |
| 《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鈣 800毫克 | 牛奶、酸奶、綠葉蔬菜、豆制品中的鈣含量都較多;
50歲以上或絕經后女性人群,鈣攝入量需每日1000~1200mg,盡可能通過飲食補充,飲食不足時,可考慮鈣補充劑。 |
| 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時,成年人每天攝入 800-1200IU/d | 主要靠曬太陽產生(隔著玻璃不算),也存在于海魚、蝦、蘑菇、乳類等食物中;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使用補充劑補充。 |
| 《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維生素K80μg | |
對于絕經期女性、50歲以上男性等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去醫院做骨密度檢查,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
有氧運動及負重訓練,既又能刺激骨骼,維持或減緩骨量流失,還能鍛煉肌肉力量,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
根據自身的情況,大家每天可以進行半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比如: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