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價HPV疫苗”中國接種年齡擴大至9-45歲女性
發布日期:2020-12-14 閱讀次數:10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摘要: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是全球15-44歲女性中第二大高發癌癥。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續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此前,WHO建議把9歲-14歲,沒有發生性行為的女性,作為主要HPV接種的人群。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克勤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深表贊同。華克勤教授表示,對15歲-44歲的女性來說,宮頸癌是第二大的惡性腫瘤。85%以上的死亡都是發生在中低收入的國家。中國的宮頸癌新發病例人數眾多,并呈上升趨勢,且更加年輕化。
據悉,知名跨國藥企生產的四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釀酒酵母)(下稱“四價HPV疫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接種年齡擴大至9-45歲,仍采用三劑免疫接種程序。四價HPV疫苗適用于預防因高危HPV16/18型所致的宮頸癌、2級和3級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2/3)和宮頸原位腺癌(AIS),以及1級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1)。
該知名跨國藥企副總裁兼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正卿在接受采訪時亦表示:“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而疫苗是經濟、有效的疾病防控手段。中國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齡分布的第一個高峰便是在17-24歲,因而在青少年女性人群中開展HPV疫苗接種,有助于降低整個中國女性群體HPV感染和宮頸癌的發生率。”
在“增輝生命·倍護未來——女性宮頸健康知識分享會”上,華克勤表示,有99.7%的宮頸癌都與生殖道器染HPV有關。性行為中的保護非常重要。17歲-24歲和40歲-44歲是中國女性HPV感染的兩個高峰年齡段。她分享了女性宮頸健康相關知識,包括宮頸癌的早診、早治、早防。
今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如果成功實施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這三項措施,到2050年,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發病例和500萬相關死亡病例。
四價HPV疫苗中國3期保護效力和安全性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者、原北大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魏麗惠教授表示:“四價HPV疫苗于2017年5月獲批用于20-45歲的女性。通過各方持續不斷的努力,短短三年后,它在2020年11月獲批用于9-19歲的女性,意義重大。這不但意味著我們多了一個武器,以保護青少年女孩免受HPV的感染,也是對世界衛生組織《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的呼應。”
華克勤教授直言,當下,中國民眾對宮頸癌防治知識不足,主動篩查意識不強。她提示,出現接觸性出血、不規則的陰道流血、異常的白帶分泌必須及時引起注意。華克勤介紹了宮頸癌的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就是接種預防性的疫苗,這已經成為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