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造公共衛生聚才“生態”
發布日期:2020-11-18 閱讀次數:539 來源:健康報
摘要:
近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重慶市財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從引、育、留、用等4個方面,拿出20條硬招實招。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表示,要建設有利于“花開自來”的引進機制、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機制、有利于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打造良好的聚才“生態”。
《措施》明確,逐步提高各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市級公共衛生機構不低于45%、區縣級不低于30%。為此,在人才引進方面,重慶力爭5年內培養和引進首席公共衛生專家10名,組建首席公共衛生專家組;吸引招收公共衛生類博士后100名,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進站博士日常補助、安家補貼,若有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使用特設崗位聘用。
在人才培育方面,重慶實施“四大工程”。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工程,每年選派10名優秀公共衛生人才赴國內外訪學研修;實施骨干人才培養工程,5年遴選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100名、骨干人才1000名,互派成渝雙城經濟圈公共衛生人才100名;實施規范化培訓工程,5年實現35歲以下的公共衛生醫師、衛生檢驗人員培訓全覆蓋,及1萬名基層公共衛生人才大輪訓;實施后備人才儲備工程,鼓勵在渝高校增設預防醫學、全科醫學等公共衛生相關學科專業,并加快培養熟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復合型公共衛生人才。
此外,重慶構建醫防協同的人才共享機制。一方面,試點醫防“雙聘”,推動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互聘,鼓勵臨床醫師晉升公共衛生醫師職稱參與預防保健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平戰結合”培養機制,將公共衛生等相關知識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內容,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納入各級醫聯體、醫共體建設。
在人才激勵方面,重慶突出一個“活”字。首先,改進績效工資管理,鼓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開展有償性技術服務,所獲收益作為績效工資的經費來源;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合理確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薪酬水平。其次,加大績效激勵,實施“私人訂制”。對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分配形式,對高層次人才發放的激勵性報酬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允許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科研培訓等結余經費,作為事業單位超額績效經費的補充;對縣級以下(不含縣級單位)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單獨評價,堅持憑能力、貢獻評價人才。
引得進、留得住,還要用得好。重慶系統謀劃,通過打造公共衛生高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相關學科,實施公共衛生科研專項,做大做強人才發展平臺,為用好人才提供保障。(特約記者陳英 喻芳)
相關新聞

“釔”朵小紅花:尋找治愈希望 傳遞生命力量
9413個小時之前

2024 ASCO恒瑞醫藥14款創新藥共79項抗腫瘤領域研究成果登場亮相
9485個小時之前

《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明確,眼保健操、OK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
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進一步提高近視防控和診療的規范化水平,推動和加強我國近視防治工作。
9485個小時之前

Molecular Cancer | 邁向癌癥治療新紀元:CAR-M療法的臨床潛力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CAR)技術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漿細胞骨髓瘤(PCM)等方面。然而,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這促使研究人員開始探索替代性的免疫治療方法,以克服當前CAR-T細胞面臨的重大挑戰。具有強大吞噬能力、抗原呈遞功能以及能夠調節腫瘤微環境和刺激適應性反應的巨噬細胞成為一種有前景的選擇。
9485個小時之前

以標準化引領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機器人作為醫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分支,憑借有效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顯著優勢,正受到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促進手術機器人領域創新產品加速上市,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醫護人員及患者用械安全,我國藥監部門積極推進醫用手術機器人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手術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9582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