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藥品監管“最后一棒”跑成“最棒”
發布日期:2020-08-07 閱讀次數:351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 本報評論員
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藥物濫用監測評價(以下統稱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是藥品監管接力跑的“最后一棒”。眾所周知,在接力跑中,“最后一棒”決定勝負成敗,事關大局全局,至關重要。藥品監管工作也是如此。“行百里者半九十”。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跑好藥品監管“最后一棒”進行了頂層設計,為把“最后一棒”跑成最精彩的“一棒”提供了思維導圖和方法路徑。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把《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貫徹好、落實好,必須在貫徹落實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指引,集中力量和資源攻堅克難,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近年來,國家藥監局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作為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規劃,一體化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制度規范不斷完善,監測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報告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風險控制手段更加成熟,國際合作持續加強,為藥品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必須看到,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基層監測評價機構數量有所減少,專業人才隊伍不足,監測信息系統滯后,監測評價能力亟待提高,經費保障難以滿足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藥安全水平的提升和公眾健康權益的保障。“木桶理論”告訴我們,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補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短板”刻不容緩。各單位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因地制宜,把補短板、固強項、謀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既時刻關注現實解決突出問題,又注重著眼全局和長遠防患于未然。
堅持目標導向,就是以實現目標為方向,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著既定目標奮斗前行。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總目標是,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首位,堅持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職業化、專業化的建設要求,持續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監測評價能力,全面促進公眾用藥用械用妝安全。到2025年,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是: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加強,信息系統全面升級,評價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國際合作持續深化。
堅持結果導向,就是以工作成效為標準,以實實在在業績接受檢驗、評判工作。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要通過上下共同努力和不懈奮斗,努力實現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監測評價人才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系統高效化、智能化,上市后藥品安全監測評價新方法結出碩果,持有人落實藥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到位、落實到位,醫療機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工作機制得以堅持和鞏固,公眾對不良反應的認知水平持續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既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確保認識到位,經費保障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又要堅持系統觀念和全國一盤棋思想,努力增強局部目標與國家總目標的匹配度和契合度,真正把藥品監管的“最后一棒”跑成“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