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工智能成果產業化加速落地
發布日期:2020-08-04 閱讀次數:525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劉曉凡
目前,醫療AI(人工智能)在我國的發展顯著提速。今年1月,我國第一個取得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AI產品正式獲批上市,對于我國醫療AI產業具有首創和突破性意義,醫療AI行業有望從此進入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新階段。AI醫學影像等相對成熟的領域將率先形成市場競爭格局。
產業結構呈現倒三角形態
醫療AI產業鏈由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模塊構成,基礎層的數據資源和數據獲取整合能力是產業生態構建的基礎;技術層的算法、算力和通用技術是構建技術護城河的關鍵,屬于AI生態的基礎設施,需要長期投資;應用層是AI技術在不同醫療場景價值變現的渠道。
綜合來看,醫療AI產業結構呈現倒三角形態。上游基礎層由醫療大數據構成,包括疾病數據、個人基因組數據、核保核賠數據、臨床數據等多種數據類型,數據所有者包括個人、醫院、藥企、保險公司、政府醫保部門等,涉及的企業主體主要為數據采集企業和數據處理企業。中游技術層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進入壁壘高,主要由科技巨頭布局。下游應用層主要包括醫學影像、藥物研發、輔助診斷、疾病預測等應用場景,該環節匯聚了大量醫療AI創業公司。
醫療AI備受資本青睞
在醫療AI的多個應用場景中,AI醫學影像領域發展最為成熟,也是在我國唯一有獲批醫療AI產品的領域,目前的應用多從單一疾病入手,以單純圖像訓練為主,集中于腫瘤和慢病領域。其中,肺結節和眼底篩查是企業布局最多的疾病領域,乳腺癌也是熱門領域之一。
AI藥物研發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國AI藥物研發主要應用在藥物發現階段和臨床研究階段,其中,靶點發現是AI藥物研發最熱門的應用領域。從其應用場景的發展來看,未來,藥物合成或將成為AI藥物研發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應用方向。
醫療AI行業發展快速,備受資本青睞。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醫療AI行業共獲得融資204筆,融資金額超過210億元。從領域分布來看,融資項目主要分布在AI醫學影像領域,其次是AI輔助診斷;從投資輪次上看,大部分融資為早期階段,A輪及之前輪次融資項目數量占比高達71%。從近年的醫療AI年度融資情況來看,2018年,醫療AI融資熱度最高,2019年以來,醫療AI資本市場熱度有所降溫。
三類企業構建起產業生態
醫療AI企業包括三類,即創業公司、互聯網平臺和傳統醫療相關企業,三類企業主體各具優勢,市場布局呈現差異化。通常來說,科技巨頭利用互聯網基礎與平臺優勢,側重技術和生態布局。互聯網企業則傾向于利用自身互聯網基礎與平臺優勢進行技術布局,通過自主研發相關產品進入AI醫療領域,致力開發相關領域針對性技術賦能行業應用,或者通過外延并購擴張業務版圖。
縱觀我國互聯網巨頭企業,均旨在通過技術改變醫療——百度通過智能云為AI醫療服務提供基礎,華為以5G提升AI醫療服務能力,阿里布局“醫療大腦”,騰訊以AI醫學影像為突破口,同時加速并購……
初創公司往往聚焦一個或多個應用層面。初創公司主要從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智能輔助等應用環節切入,隨著公司業務的成熟,逐漸拓寬應用領域。
傳統藥械企業通過技術合作或者并購等方式,在AI醫療領域展開布局,業務開展更注重產品的醫療屬性。以飛利浦、通用、西門子為代表的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醫療AI領域。以飛利浦為例,在醫療AI領域,該公司憑借臨床經驗和數字化、AI等技術,在健康管理領域不斷推出解決方案,以更低的成本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和醫療關護。
(作者單位:火石創造研究院)
相關新聞

“釔”朵小紅花:尋找治愈希望 傳遞生命力量
9473個小時之前

2024 ASCO恒瑞醫藥14款創新藥共79項抗腫瘤領域研究成果登場亮相
9545個小時之前

《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明確,眼保健操、OK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
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進一步提高近視防控和診療的規范化水平,推動和加強我國近視防治工作。
9545個小時之前

Molecular Cancer | 邁向癌癥治療新紀元:CAR-M療法的臨床潛力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CAR)技術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淋巴瘤和漿細胞骨髓瘤(PCM)等方面。然而,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這促使研究人員開始探索替代性的免疫治療方法,以克服當前CAR-T細胞面臨的重大挑戰。具有強大吞噬能力、抗原呈遞功能以及能夠調節腫瘤微環境和刺激適應性反應的巨噬細胞成為一種有前景的選擇。
9545個小時之前

以標準化引領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機器人作為醫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分支,憑借有效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顯著優勢,正受到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促進手術機器人領域創新產品加速上市,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醫護人員及患者用械安全,我國藥監部門積極推進醫用手術機器人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手術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9643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