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億勝生物:以自主創新助力中國眼科用藥市場發展
發布日期:2021-07-14 閱讀次數:13847 來源:中國大健康產業網
摘要:
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是由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香港)投資控股的外商獨資企業,主要從事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于1996年6月10日注冊成立,總投資額5000萬元人民幣,擁有符合GMP規范的生產廠房、開發研究中心、質檢中心及營銷中心。目前已成功開發出兩個國家一類基因工程新藥及系列生物藥物,公司主要產品為:貝復濟、貝復舒、貝復新。貝復濟和貝復舒的研制成功,使公司在創傷修復藥物研究和生產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斬獲口碑和諸多榮譽
4月7日,億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欣然宣布,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不含防腐劑單劑量鹽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注冊及商業化,用于治療細菌性結膜炎。該產品為集團自主研發,并于中國獲批上市的首款單劑量鹽酸莫西沙星滴眼液。行業普遍認為,單劑量鹽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成功獲批將進一步豐富集團眼科產品組合,增強集團在眼科的市場地位。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司已開發成功兩個國家一類新藥: 外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貝復濟)和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貝復舒)。貝復濟和貝復舒的研制成功,使公司在創傷修復藥物研究和生產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多年來,公司曾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重組人神經營養因子(NTFS) 通過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組織的專家驗收,更先后承擔國家“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及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相關產品獲得“國家級新產品證書”、“廣東省重點新產品證書”。公司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底,在第37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發布了數個中國醫藥工業權威榜單,億勝生物科技之全資附屬公司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憑借堅實的研發創新實力、出色的商業化綜合能力,以及有目共睹的發展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成長力企業”。
獲資本市場高度認可
最近,再看億勝生物科技(01061.HK),股價繼續走高。對比之前關注時的4.65港幣的價格,公司股價最高上漲了56%,在今年的港股市場頗為亮眼。
目前,公司股價仍然保持著向上的趨勢。作為港股優質的上市醫藥股公司,多年來的辛勤經營也逐漸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公司披露1-4月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42.2%,自主創新和接連收購的優質產品,吸引著資金不斷的加碼。
5月17日,億勝發布公告,隨著中國醫院門診運作自2020年9月起恢復正常,集團的收益已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恢復至接近COVID-19之前的水平。集團的財務表現于2021年首4個月仍保持該趨勢。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4個月,集團取得未經審核收益約4.38億港元,而2020年同期則約為1.28億港元,增幅達242.2%。于2021年首4個月的業績顯示集團的業務極具韌性。回看2020年公司的營業額業績貢獻,呈現出“外科(創傷護理及修復)+眼科”的兩路發展,分別約占本集團營業額的57.1%及42.9%。
記者獲悉,目前億勝擁有15個在研管線,涉及眼科、外科、腫瘤、口腔科、骨科等領域,自主創新的單劑量產品方面,未來2-3年預計有4-5款治療眼部疾病的不含防腐劑單劑量滴眼液獲NMPA批準逐步在中國上市。業內人士指出,眼科大賽道的景氣度高,最近多個眼科醫療IPO項目,及眼科器械、眼科藥上市公司都出現強勢標的,行業認可度高。但與此同時,眼科醫藥方面其實卻相對落后,創新藥發展的滯后一定程度影響了眼科藥板塊的規模,但眼科藥這一塊存在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近年伴隨治療干眼癥、wAMD、近視眼等適應癥新藥研發取得大突破,資本也在逐漸向眼科創新藥這一塊傾斜。
相關新聞

花紅藥業發布《2024中國女性婦科炎癥藍皮書》 為女性健康而來
花紅藥業作為女性健康的守護者,聯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和中國婦女雜志社發布了《2024中國女性婦科炎癥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
9217個小時之前

羅氏制藥中國:三十而立,共繪未來醫療健康創新藍圖
9838個小時之前

“中藥股王”發威!肝病用藥突破44億,14個獨家中成藥熱銷,9款新藥摩拳擦掌
近日,千億市值“中藥股王”片仔癀公布了最新業績,2023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凈利潤27.97億元創新高,2024年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速均超過20%,實現了“開門紅”。2023年公司的肝病用藥大賣44.63億元,“一哥”地位無法被撼動;心腦血管用藥營業收入再漲60%,穩坐公司醫藥制造業務板塊的“第二把交椅”。近幾年公司在創新轉型的路上碩果不斷,近日再有1類新藥申報臨床,目前9款新藥正在火速推進,未來可期。
10109個小時之前

葵花藥業獲評“醫藥產業領跑品牌”,展現中國醫藥質量安全標桿力量
10345個小時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