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是抗生素良好替代產品 預測2025年我國抗菌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47.36億元
發布日期:2021-06-19 閱讀次數:11290 來源:中研普華
摘要:
隨著經濟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會越來越重視。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存在有大量微生物,我們天天都會接觸的制品上沾污或滋生著的多種致病微生物,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8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球每年死亡人數約為5200萬人,其中因微生物有關的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約占33%。1996年日本發生了原生大腸桿菌O-157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
抗菌肽是廣泛存在于多種生物中的一類帶正電荷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廣譜抗菌活性,也具有抗真菌、腫瘤、病毒的活性。抗菌肽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殺靶標,并且其中很多是純天然的肽,使它迅速成為潛在的治療藥物抗菌肽的治療范圍為:革蘭氏陰性細菌、革蘭氏陽性細菌、真菌、寄生蟲、腫瘤細胞等。當前,我國抗菌肽市場發展行情如何?
近年來,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帶來諸多危害,業界正在尋求抗生素的替代產品。抗菌肽被認為是對抗生素有良好替代性的新型產品。抗生素的殺菌機制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增強細菌細胞膜通透性,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以及抑制細菌核酸復制轉錄,但是這種殺菌方式容易產生耐藥性。
抗菌肽可用于農產品保鮮、飼料、食品保鮮、藥物生產等,在醫藥、農業、工業等領域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受到價格高昂的影響,其產業化進程較慢。因此,提高抗菌肽的生產效率,生產出安全、穩定的抗菌肽是抗菌肽能得到產業化應用的關鍵。
最初,人們在研究北美天蠶的免疫機制時,發現其滯育蛹經外界刺激誘導后,其血淋巴中產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質,這類抗菌多肽被命名為天蠶素(Cecropins)。后來,從其他昆蟲以及兩棲類動物、哺乳動物中,也分離到結構相似的抗菌多肽,有70多種抗菌多肽的結構被測定。1980年后的數年間,人們相繼從細菌、真菌、兩棲類、昆蟲、高等植物、哺乳動物乃至人類中發現并分離獲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這類活性多肽對細菌具有廣譜高效殺菌活性,因而命名為“antibacterialpepitides,ABP”,中文譯為抗菌肽,其原意為抗細菌肽。
隨著人們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發現某些抗細菌肽對部分真菌、原蟲、病毒及癌細胞等均具有強有力的殺傷作用,因而對這類活性多肽的命名許多學者傾向于稱之為”peptide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抗菌肽行業市場投資策略及深度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第四節 抗菌肽產量概況
一、2018-2020年產量分析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抗菌肽產量為10.95萬噸,2019年中國抗菌肽產量為11.35萬噸,2020年中國抗菌肽產量為12.11萬噸,同比增速為6.73%。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抗菌肽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產能配置與產能利用率調查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抗菌肽產能利用率為80%,到2020年中國抗菌肽產能利用率為84%。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抗菌肽產能利用率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2021-2025年產量預測
據數據顯示,預測2021年中國抗菌肽產量為13.05萬噸,2025年中國抗菌肽產量為16.98萬噸,預測2021-2025年中國抗菌肽產量復合增長率為6.79%。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抗菌肽產量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預測2025年我國抗菌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47.36億元
據數據顯示,預測2021年中國抗菌肽市場規模為112.08億元,2025年中國抗菌肽市場規模為147.36億元,預測2021-2025年中國抗菌肽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7.08%。
圖表:2021-2025年中國抗菌肽市場規模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日發布在《細胞》子刊《CellReports》上。乃至在病菌進入體內以前,人體免疫系統便會提高防御力。皮膚細胞造成稱之為抗菌肽(AMPs)的分子結構,如同其名字所暗示著的那般,他們會在發病以前殺掉微生物菌種。他們能夠抵抗病菌、病毒感染、酵母菌和細菌,并且最重要的是,這種肽很繁雜,而且對于侵略者的好多個不一樣位置,因而他們難以造成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