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資源優勢?打造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高地
發布日期:2021-04-22 閱讀次數:1221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成渝雙城經濟圈作為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區位、人口、醫療市場、科創資源等優勢,為區域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器械科創資源豐富
企業主體
近年來,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初具規模,聚集了20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重慶市、成都市的醫療器械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387家、970家,綿陽、德陽、資陽、瀘州、內江、眉山等區域也分別聚集了幾十甚至上百家醫療器械企業。
產品注冊備案
成渝地區注冊備案的醫療器械以第一、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為主,主要聚集在成都市和重慶市。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成都市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備案量共計2560件。其中,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1128件,占比44.06%;第二類1175件,占比45.9%;第三類257件,占比10.04%。重慶市醫療器械注冊備案量共計2253件。其中,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858件,占比38.08%;第二類1316件,占比58.41%;第三類79件,占比3.51%。
創新能力
近年來,成渝地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創新企業集聚、創新產品研發方面進展顯著。創新企業方面,截至2019年底,成渝地區集聚了數百家醫療器械創新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28家,科技中小企業69家,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
創新產品方面,成渝地區醫療器械優先審評審批和特別審查產品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慶。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重慶市有123個產品進入優先審評審批通道,3個產品進入特別審查通道;成都市1個產品進入優先審批通道,8個產品進入特別審查通道。
細分領域分布
成渝地區上市的醫療器械品種主要集中在體外診斷試劑,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等領域。其中,成都市上市的醫療器械主要分布在體外診斷試劑,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口腔科器械等領域;重慶市主要集中在體外診斷試劑,
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骨科,口腔以及物理治療器械等領域;資陽市以口腔科醫療器械為主;眉山、德陽主要以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為主;綿陽市以體外診斷試劑和口腔科器械為主;內江市以醫用成像器械為主。
臨床科研資源
成渝地區臨床科研資源豐富,聚集了一大批高校、醫院、檢驗檢測機構以及科研平臺。
從三甲醫院來看,市場需求大。成渝地區共集聚了數百家三甲醫院,其中以成都市和重慶市居多。截至2020年,成都市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等40家三甲醫院,重慶市有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39家三甲醫院。
從科創平臺來看,科技研發實力強。臨床試驗方面,成渝地區具有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資質的機構(GCP中心)共50余家,其中成都市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重慶市有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檢驗檢測方面,擁有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重慶市醫療器械質量檢驗中心等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機構。創新研發方面,擁有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四川大學高分子學院等知名醫療器械研發機構。
從醫藥外包服務來看,近年來,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器械外包服務有待進一步發展。目前成渝地區醫療器械CRO、CMO/CDMO企業較少,僅成都擁有1家醫療器械CRO企業。
從人才資源方面來看,成渝地區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可為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近年來,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應。
成都市主要集中在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南航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區、彭州工業開發區等區域,形成了以成都溫江國際醫學城、四川新津工業園區、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等為代表的產業園區。
重慶市醫療器械產業主要集聚于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慶麻柳沿江開發區、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形成了重慶合川工業園和兩江產業園等代表性園區。
此外,資陽市也形成了以中國牙谷科創園為代表的醫療器械產業園。
政策助推行業發展
近年來,成渝地區各區域相應出臺了多種醫療器械相關政策,為當地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
2019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醫療器械走智能化、融合化之路”;同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國內領先的生物醫學材料及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基地”“建成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高地”。近幾年資陽市也陸續出臺《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資陽市實施“產業強市”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等系列政策,“打造口腔裝備材料”基地,支持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
除上述文件外,為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還發布了其他文件,以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全力支持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發展已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但仍然存在企業整體規模較小、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研發轉化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的醫療器械產業存在較大差距。
成渝地區應緊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機遇,學習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區位、人口、醫療市場需求、科創資源等優勢,加強頂層設計,走區域協同差異化發展道路,努力將成渝地區打造成西部乃至全國醫療器械產業示范區。
相關新聞

“釔”朵小紅花:尋找治愈希望 傳遞生命力量
8109個小時之前

2024 ASCO恒瑞醫藥14款創新藥共79項抗腫瘤領域研究成果登場亮相
8181個小時之前

《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明確,眼保健操、OK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
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進一步提高近視防控和診療的規范化水平,推動和加強我國近視防治工作。
8181個小時之前

Molecular Cancer | 邁向癌癥治療新紀元:CAR-M療法的臨床潛力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CAR)技術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漿細胞骨髓瘤(PCM)等方面。然而,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這促使研究人員開始探索替代性的免疫治療方法,以克服當前CAR-T細胞面臨的重大挑戰。具有強大吞噬能力、抗原呈遞功能以及能夠調節腫瘤微環境和刺激適應性反應的巨噬細胞成為一種有前景的選擇。
8182個小時之前

以標準化引領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機器人作為醫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分支,憑借有效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顯著優勢,正受到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促進手術機器人領域創新產品加速上市,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醫護人員及患者用械安全,我國藥監部門積極推進醫用手術機器人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手術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8279個小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