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提升口腔診療個性化、智慧化水平
發布日期:2021-03-25 閱讀次數:934 來源:中國醫藥報
摘要:
□?王成勇?劉志華?王焱輝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口腔醫學診療模式逐漸由傳統診療向數字化精準診療轉變。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精準、高效、舒適的個性化口腔診療已成為口腔醫學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客觀需求。
口腔診療需求逐年增長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口腔疾病患者診療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相關醫療服務需求總體處于增長階段,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口腔醫療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口腔疾病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以及消費意愿的不斷增強,預計到2024年,我國口腔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700億元以上。目前,我國口腔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規模較小,大多數高端耗材與高端設備以進口為主,進口技術、軟件和設備往往相互捆綁,導致治療成本較高。在數字化技術領域有所突破,提高我國數字化口腔治療領域核心技術水平,推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是我國數字化口腔診療行業發展的關鍵。
數字化技術應用廣泛
當前,口腔治療領域逐漸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口腔三維數據采集技術、CAD/CAM系統、3D打印技術、手術導航系統、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應用愈發廣泛。
口腔三維數據采集技術
近年來,隨著CBCT(錐形束CT)、三維光學掃描、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引入,三維數據掃描技術可以實現更加逼近客觀、真實世界的診斷分析,三維數據掃描技術中,在口腔科應用較多的是數字印模技術和口腔CBCT掃描技術。
數字印模技術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分別用于口內掃描與牙列印模掃描。相比牙列印模掃描,口內掃模具有誤差小、效率高、舒適度高等優點。目前,口內掃描技術已經成為數字化口腔領域中重要的診療流程和常用的口腔三維數據采集手段。
CBCT技術發展歷史悠久,現已廣泛應用于牙科種植手術前的診斷與設計,以及牙周疾病、牙體牙髓病等口腔疾病的診療中。目前,已有多家國內企業有CBCT產品獲批注冊,如美亞光電、北京朗視、博恩登特、菲森、優醫基等。我國在CBCT技術和產品研發上起步較晚,不過近年來,國內品牌發展迅速,部分國產CBCT產品的核心參數已可與國外同類產品媲美。
CAD/CAM系統
CAD/CAM技術是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作技術。現階段,全球常用的口腔CAD/CAM系統分別為CEREC、EVEREST、PROCERA和CERCON系統(見表)。深圳愛爾創公司在國內率先自主研發出CAD/CAM加工機UPMILL4022系統。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其研發的UPMILL系列產品性能和品質不斷提高,能在短時間內實現修復體的制作(單顆蠟牙的平均加工時間約4分鐘)??谇籆AD/CAM技術已被廣泛用于口腔修復體的設計制造等領域,并逐漸取代傳統鑄模。
未來,牙科椅旁CAD/CAM技術將成為口腔修復加工技術的主流。
3D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帶有顯著數字化特征的快速制造技術,能完美配合CBCT與口內掃描等技術,通過患者數據流把診斷、設計、生產等環節串聯起來。3D打印技術已成為口腔科數字化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現階段,國內口腔科醫療器械3D打印設備廠商及個性化口腔醫療器械供應商主要有博力邁科技、迅實科技、十維科技、漢邦科技、廣州黑格智能科技、西安鉑力特、瑞博醫療科技及華曙高科等。應用于口腔醫學領域的3D打印技術有光固化成形、燒結成形和熔凝成形三大類,制造模式主要有3D打印工業生產模式及椅旁數字化應用模式。前者主要以工業型3D打印設備為主,可批量生產,具有打印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等優勢,主要應用于全口義齒、可摘局部義齒與支架、種植義齒、骨缺損植入物等的制作;后者主要基于開放式流程,配置桌面級打印設備,具有很高的靈活性,主要應用于口腔手術模型、手術導板及正畸牙列模型制造。
手術導航系統
近年來,口腔手術導航技術已經初步應用于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與口腔種植手術中。導航軟件系統與光學跟蹤定位系統是手術導航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口腔手術導航軟件系統多為自主研發,但光學跟蹤定位系統大部分依靠國外成品設備,口腔手術導航系統還未做到完全國產化。
口腔數字化動態導航技術能夠實時呈現患者口腔解剖結構,全程監控手術器械末端的位置,通過更精準的配準方式進一步提高導航系統的準確性及反應靈敏度,實現手術的精準化。
人工智能
醫療健康領域是人工智能最重要、最有潛力的應用領域之一,同時也是數字化口腔技術發展的熱門方向。近幾年,我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發展迅速,人工智能語音門診病歷采集系統、口腔影像質控系統、口腔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及智能導診機器人等特色系統等已成功建立。但現階段,口腔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只能實現一些簡單功能。
口腔醫療機器人技術
口腔醫療機器人系統融合了視覺傳感、術前CBCT數據分析、力學傳感、三維可視化以及微型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實現三維數字圖像重構,口腔內部解剖的空間測量與判讀,手術器械工作路徑規劃,術中導航,實時監測、跟蹤患者移動,提供觸覺感知與多感官反饋等功能,保證手術安全順利。
近年來,我國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經過多年發展,醫療機器人已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當前,我國口腔醫療機器人市場缺口很大,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從實際需求出發,口腔醫療機器人將向著微型化及異形結構方向發展。
混合現實技術
混合現實技術(MR)包括VR和AR技術。MR技術具有良好的醫療應用前景,在骨科、心血管外科等學科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目前,MR技術在口腔醫療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臨床應用較少。
云服務與5G通信
云服務與5G通信技術將口腔診療的數字化設備進行聯網管理,實現遠程監控、遠程會診、遠程辦公及患者數據云管理,進一步完善醫生、患者、技師間的溝通和交流機制,提供更好的口腔臨床服務。同時,云服務與5G通信技術可以更好地集成口腔三維數據采集設備、口腔醫學數字化設計軟件、口腔數字化加工設備及其他數字化技術,形成完整的數字化口腔醫療器械加工流程及治療方案。
推動完善數字化治療體系
利用數字化技術全面提升我國口腔臨床診治水平,滿足患者對口腔系統的個性化、精準化治療需求,是我國口腔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整個數字化口腔醫療過程來看,未來,CBCT、3D打印、人工智能、CAD/CAM、醫療機器人等數字化技術將會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口腔臨床數字化治療體系。同時,口腔數字化技術將不僅用于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智慧化口腔診療,還可用于更好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資源浪費,降低醫療水平地區差異,有利于推動我國口腔醫療的均衡健康發展。
[本文摘編自王寶亭、耿鴻武主編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0)》]
相關新聞

“釔”朵小紅花:尋找治愈希望 傳遞生命力量
8109個小時之前

2024 ASCO恒瑞醫藥14款創新藥共79項抗腫瘤領域研究成果登場亮相
8181個小時之前

《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明確,眼保健操、OK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
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進一步提高近視防控和診療的規范化水平,推動和加強我國近視防治工作。
8181個小時之前

Molecular Cancer | 邁向癌癥治療新紀元:CAR-M療法的臨床潛力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CAR)技術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淋巴瘤和漿細胞骨髓瘤(PCM)等方面。然而,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這促使研究人員開始探索替代性的免疫治療方法,以克服當前CAR-T細胞面臨的重大挑戰。具有強大吞噬能力、抗原呈遞功能以及能夠調節腫瘤微環境和刺激適應性反應的巨噬細胞成為一種有前景的選擇。
8181個小時之前

以標準化引領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機器人作為醫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分支,憑借有效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顯著優勢,正受到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促進手術機器人領域創新產品加速上市,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醫護人員及患者用械安全,我國藥監部門積極推進醫用手術機器人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手術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8278個小時之前